《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读书笔记」的摘要信息

曾经有段时间阅读特别关注国外汉学家的作品,希望从另一个角度了解中国。最近又捡起这个阅读专题,先读了《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英文原著书名–Soulstealers:The Chinese Sorcery Scare of 1768)。作者孔飞力是美国著名汉学家,他的英文本名是Philip Kuhn(读音与孔飞力比较接近),他毕业于哈佛大学,师从费正清。费退休以后,孔飞力接任了其空出的哈佛东亚研究中心主任一职,可以看做是费正清的衣钵传人。 《叫魂》这本书我在上学时就听教授政治学的老师推荐过,一同推荐的还有《万历十五年》。记得当时应该是要求读完《万历十五年》写读后感的,而《叫魂》一书则没这个要求,所以当时大家大多没读这本书。最近无意间从微信读书中发现了这本书,抚今追昔中读完了。 这本书是从1768年,发端于浙江德清县的与“叫魂”有关的种种谣言开始的。1768年是乾隆三十三年,书如此开始,很自然让人想起《万历十五年》。不光我有如此直观感觉,此书的译者在后记中还特别用一章比较了这两本书(当然,译者的很多观点我不太赞同)。 《万历十五年》则仅仅利用具体年份(万历十五年,1587年)开了个头,所写内容与万历十五年这个年份本身没什么关系,只是以此来突出宏大叙事的主题。这个宏大主题是为什么中国古代帝制国家难于步入现代化。涉及的面当然很广,有政治的,经济的,财政的,思想的,凡此种种,作者的最后结论是,因为国家,社会的众多层面,事务等均不能数目字管理,纳入制度化层面,因而整个国家不能步入现代化,以至最后亡国,并非表面的内忧外患,黄仁宇认为主要是财政问题(数目字管理的最核心内容)。而以上分析的切入点,则是一个个个体,鲜活的人物,包括皇帝(万历),首辅(张居正等),武将(戚继光),清官(海瑞),思想家(李贽)等,没有老百姓(当然宏大叙事一般是不考虑老百姓的)。某种意义上,这种写法,分析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