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客说旨在全收录优质的中文个人博客,提供博客收录、文章聚合展示等功能,欢迎来这里发现有趣的博友以及他们的最新动态!如果您拥有一个独立博客,就赶快「申请加入」吧!

芜狐,不知不觉我的小站点一周年啦。因为建博客之后一直不知道该写什么类型的文章,只写一个类型又太单调了,所以就写一篇文章来记录一下自己的一些想法吧!(写的有点烂,希望不要介意) 博客的那些事 我的想法和建站过程 当时只是觉得有一个自己的博客是一件非常酷的事情,所以当时建博客的时候其实目的非常纯粹,那就是: 在朋友面前装13、让自己的博客日访客破万(当时瞎想的) (淦,自己当时为啥会这么想) 然后没有多想就去一个不知名小厂买了一台香港的4H8G服务器,为啥呢? 因为当时那家这个配置的价格才20多元,(但是服务器三天两头就掉线,后来再也没有用过了)对于一个学生来说这价格也太香了吧。然后又去阿里云买了一个四字母的域名 mebk.top 又去一家cdn厂商买了海外的cdn体验版套餐。 我当时好像是绑定了域名之后才开始装的WordPress系统,因为当时不太追求速度。所以就想着就用香港,应该不会换了的。因为后面觉得访问速度太慢了,就用国内的了。 因为我已经习惯了PHP+宝塔组合建站了,而且我又比较喜欢功能丰富的建站系统,所以我就打算用WordPress。 又因为我自己不会写代码,所以我就去找了很多WordPress主题,但是我都不太满意。 (没有那种我想要的感觉,我也不只道怎么形容) 最后找了不知道多久终于找到了本站正在使用的主题 Argon主题 Argon这个主题给我一种高调的感觉,而且这个主题比较符合我的奇怪审美和感觉。 啊所以就一直用着这个主题。 第一篇文章 其实我感觉这个没啥好写的,但因为是第一篇文章,所以还是写来记录一下。 因为在迁移到WordPress之前我一直用的halo搭建自己的博客。当时还在spaceship买了一个meui.ink域名(因为续费价格太贵就只好抛弃了),然后就把第一篇文章改成了这样。 但是可能是因为我使用习惯的原因吧,我觉得Halo的缺点: (其实和之...
剪了一个小视频 深夜小故事 当烟头朝下的时候最先出现在重光阁-Jundong's Blog。
止语,是上等智慧;止心,是上等律已。真正的修行是学会整理自己。
<p></p><p></p><p></p><p></p><h3 id="heading-kirkuidjgihnqi7nmotor57nlj8qkg"><strong></strong></h3><p></p><p></p><p></p><p></p><p></p><p></p><p></p><h3 id="heading-kirkuozjgihlpzhnuqbnmotmvjtov5sqkg"><strong></strong></h3><p></p><p></p><p></p><p></p><p></p><p></p><p></p><p></p><p></p><p></p><p></p><h3 id="heading-kirkuinjgihmtyhliqjmgkfnmotog5zlikkqkg"><strong></strong></h3><p></p><p></p><p></p><p></p><p>Tax Man</p><h3 id="heading-kirlm5vjgihlszxmnjvmnkrmnauqkg"><strong></strong></h3><p></p><p>CRS</p><p></p><p></p><p>Jarod</p>
七月初的时候是美国独立日,去年为了拍星星去了马克吐温森林公园,这次选择了密苏里南部,初心是为了看这个教堂。 教堂附近有一片溶洞,也是个州立公园。教堂建在山顶上,可以眺望下面的湖泊 教堂附近还有一座印第安人历史博物馆,我们没有进去参观。博物馆外阳台是一片水池和雕塑,还挺震撼。因为地势高,天空倒影在池水里,雕塑刻画了一位死在马上的印第安人,好像要迎着猎猎的风就要飞起来。 一走进教堂就感到极度的凉爽,美国人在浪费能源这件事上真的极尽所能。教堂外空调机组轰鸣作响,只是为了这片刻的宁静和清凉。透过落地玻璃窗可见外面的湖景,从高山上俯视,十字架 嵌在景色中,有点神性。 教堂还有个小二楼,俯视别有一番宁静自然的风味,和一楼的震撼不一样,反而有些林中探幽,自省的美。 从博物馆坐电梯下负一楼是一个酒窖,卖一些葡萄酒。 本来打算先参观溶洞,再在落日的时候看教堂。由于同行的伊朗夫妇抠门不愿意付钱看溶洞(40刀,包括一辆自己驾驶的高尔夫球车和博物馆门票),我们只能先看了教堂,就没什么内容了,总不能磨到落日吧。落日要八点半呢。于是就开车走了,先去找地方吃饭了。 根据谷歌地图选了个餐厅,结果在Ozark 学院里面,很神奇的学校,进去以后发现餐厅里面的吃的还有服务员都是学生。特地问了一下chatgpt,这个学院是私立的,但是特别之处在于学生不需要付学费。学校像一个小型社会,有各种学生经营的产业,所得的利润用来支付学费。所以这个学校别名hard work U. 学生做的草莓蛋糕,味道很好,不是美国其他地方那种很甜的甜点,味道正好。 用餐的时候外面正好开始落日了,晚霞很美。有些人去阳台上看日落。 这是进来吃饭的时候在学校里拍到的,养牛,很标准的黑白奶牛。 我们晚上下榻在附近的Brason小城,来之前有美国女生朋友跟我说这个城市特别浪漫,她想在这里结婚。我来了以后发现这里很多秀,灯红酒绿,还有游乐场。但是这不...
北京那趟没能去成白云观。原本计划好答辩完过去走一圈,写在去年博客里,算是一个很早就留下的愿望。但那天时间太紧,要赶回重庆、事情堆在一起,最后白云观就成了行程表里被删除的最后一行。也没什么遗憾,只是觉得,如果有个地方能让人收个尾,应该是件挺安稳的事。 答辩那天是阳历六月七日,北京海淀,我说“好像有什么东西,可以收进抽屉里了”。这话讲完,还是觉得有点空。那种“收起来”的感觉,不是来自论文通过,而是来自心里真有个地方,把这段事放进去,锁起来,不再时常反复打开去想。 所以今天下午,去了崇德观。 其实半个月前就来过一次,那是五月初四(6月2日),那天也下着小雨。答辩还没开始,心里没底。那天在山里走了一会,道观不大,人也不多,拜了香,也说了几句话,大致的意思是希望自己能顺利把这段路走完。如果可以,希望能在答辩后回来一趟,把这事讲清楚,也算是和自己有个交代。 今天去了,天气还是一样的小雨。雨不大,不冷,山气湿润,整个人也慢了下来。感谢那段难熬的过程有了结尾,感谢一路上有人推了我一把,也感谢自己当时没放弃。 最近的生活挺乱的。工作上的事、人际上的事,琐碎但消耗人,很多时候觉得烦,也觉得累。今天站在殿外,看见香火一点点燃起来的样子,突然就没那么烦了。不是说事情就解决了,而是觉得可以慢一点,想清楚一点,把重要的事摆在心里,不重要的就顺其自然。 愿望是6月2日许下的,今天,是它结束的地方。没去成白云观,但这一趟崇德观,好像也能把那个“愿”安安静静放下了。不是每一件事都非要在原定的地方收尾,山水有灵,心里有念,愿望就已经到了。 这页翻过去,真的轻了一点,也希望接下来,一切顺遂! 书于遵义,小雨。 乙巳年五月廿七,小雨,崇德观归愿最先出现在重光阁-Jundong's Blog。
最近,Alist开源项目“卖身”的消息在圈内炸开了锅,让不少依赖Alist的用户开始人心惶惶。开源的魅力就在于自由和可控,这一变动无疑触动了大家敏感的神经。与其焦虑,不如拥抱变化,寻找新的替代方案。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如何用Openlist这个后起之秀,实现Alist的完美平替! 📦Alist“卖身”事件回顾:开源精神何去何从? Alist作为一个优秀的开源项目,凭借其强大的文件列表功能和便捷的分享能力,赢得了众多用户的喜爱。然而,商业化的浪潮下,Alist最终选择了“卖身”,这其中可能涉及复杂的商业考量。 但无论如何,对于用户而言,最关心的莫过于: 数据安全: 原有数据是否会受到影响? 功能延续: 未来是否还能免费使用? 项目走向: 项目是否会偏离最初的开源精神? 在这些不确定因素面前,寻找一个可靠的替代方案就显得尤为重要。 🚀Openlist: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新选择 Openlist,正如其名,是一个开放的文件列表程序。它吸取了Alist的优点,并在某些方面进行了创新,力求为用户提供更稳定、更自由的选择。 Openlist的核心优势💪: 完全开源: 采用开放源代码,用户可以自由地审查、修改和分发代码,真正掌握自己的数据。 功能完善: 继承了Alist的文件列表、多盘挂载等核心功能,满足日常使用需求。 持续维护: 拥有活跃的社区和开发者,能够及时修复Bug,增加新功能。 轻量高效: 占用资源少,运行稳定,适合各种硬件环境。 🛠️Openlist实战指南:轻松上手,无痛迁移 说了这么多,不如直接上手体验一下。下面我们来简单介绍一下Openlist的安装和使用方法。我们使用Docker和Docker Compose两种方法部署,实际上跟不熟Alist类似,只需要将镜像名称和容器挂在目录修改一下即可! Docker部署: docker run \ --name alis...
以前读过一部分《明朝那些事儿》,我觉得作者用通俗的语言和生动的方式向我们这些对历史研究不深的人有趣地描绘了明朝的历史。这展现了作者高超的表现手法以及深邃的思想境界,比如他在书中所说: 按自己的方式过完一生。 “当年明月”的真名叫石悦,离我并不远,当时是一名在广东顺德的海关公务员。据说凭借这部小说,他的版税收入已列入中国收入最高的作家行列,超千万元,实现了人生的财富自由。 后来听说他去了上海这个中国的经济中心,仍旧从事公务员工作,并得到了提拔,因为赏识他的一位“大佬”调任到了那里,担任重要领导岗位。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何况当年明月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才子。当年明月没有再创作出更多的作品,这也正常,毕竟担当重任去了。 但最近一两年,我陆续听到一些关于他的传言。据说他被送入某家精神病院,原因是对女性下属有不当行为。具体的事情真假不得而知,但他进了精神病院这一事实,似乎八九不离十。作为这样一位对历史看得通透的人,最终竟以精神病院为归宿,这是我始料未及的。 我仔细思考了一下,这里可能有两个可能。第一个是他真的患上了精神疾病。在体制的旋转盘上,即使他再聪明、再通透,也难以独善其身,最终真患上了“精神病”;第二个可能是,像他对历史那样的熟悉和敏感,察觉到了某种危险,于是主动“装疯”,进了精神病院,这反而对他是一种保护。不论何种可能,虽然他如此了解历史,最终似乎也成了历史的牺牲品。 另一个人物是对岸台湾的柯文哲。我很多年前写过关于他的一些文字,对他非常敬佩,我曾说着他是一个敢言的人,超越党派之争、利用新媒体宣传、选举过程中透明公布竞选经费,这些新的变化让我曾经很期待柯文哲在台北市长职位上给我们带来新的惊喜。 他曾是一位特立独行的台大医学教授,对生活和人生也看得非常通透,并不是个享乐主义者。后来他竞选台北市市长,从政多年。但最近我也得知,他因贪腐问题被捕,最终落得入狱的结局。看到他满头...
我在上上周末端午假期的时候把我的对象存储的图片都改成了和博客站点同一个主机上放着了,想着直接引用外链的时候也方便一点,然后就从上周四开始,不知道被哪个老鼠屎盯上了,就一直刷我的放本地的三张外链图片,一直以每天100万的请求量持续着,截至到现在已经连续干了7天了,不知道啥时候会停,周末的时候又赶紧把外链图片还都改成了对象存储,单独用一个域名来外链也好做一些安全措施,周末还找小陶搞了个URL鉴权的,结果玩了两天,本来好好的,刷几次就出现图片403,不知道哪里出问题了,也是由开始到放弃,还是做好防盗链和QPS吧。 从多吉云后台看到的请求的IP全部是来自山西烟台电信和江苏扬州电信的。然后网上搜了一下,把山西烟台电信和江苏扬州电信的多有大段IP都写进去黑名单了但是现在还是有每天100万的请求量实在搞不清楚,应该限制掉还是有用的,虽然请求量大,实际产生的流量和https计数就不是很多了,应该是非法请求都是不计数的,7天也才被刷掉了6个G的流量和2万的https请求。 本来用的是阿里云的DNS解析,之前是分国内外分路解析的,今天又把域名迁移到了华为云,华为云的免费版DNS就可以支持国内分省份和具体运营商的解析,然后单独把山西烟台电信和江苏扬州电信解析到了境外CF节点上去,明天生效了应该能规避掉一部分请求。 刷了这么多,不痛不痒的,但是又很烦人,就像吃了一颗老鼠屎一样,吃完没有什么致命伤害,但是就是TM的恶心人。
6月7日,北京海淀,硕士论文答辩。 终于即将结尾了。 从重庆出发,坐了八个多小时高铁,没赶上签到那趟“标杆车”。车上翻来覆去改PPT,最后一晚又熬到凌晨三点,调格式、修语病、改逻辑。其实内容早准备好了,但总觉得还有什么地方可以再顺一点、再严谨一点。那种状态像学生时代深夜交作业前的自我较劲,也像过去十个月里经常反复的某种节奏。 2023年入学,2024年6月离开。这次回来,是为了交代清楚这段旅程的结尾。准备过程比预想中难很多,如果没有我导师的指导,我真的写不出这篇论文。没有他一页页改,没有他一次次提醒“你要往前再推一步”,我到不了这个结果。 6月7日,答辩日,恰好是2025年的高考。我高考那年是2010,算起来整整十五年了。又一次坐进教室,这次不用握笔,只需要把过去这一年的事,好好讲清楚。教室里很安静,答辩老师语气温和,有些地方也提了建议。最后听到“答辩通过”,其实没有特别兴奋,只是觉得:好像有什么东西,可以收进抽屉里了。 我是2023年9月入学的,到现在八个多月,走得不算久,但每一段路都不轻。脱产读研的状态让我短暂抽离日常工作,写论文、建模型、调代码。现在看,至少这一段,是真实走过的,是真实完成的。突然很想念那8个月里身边的老师和同学们,现在回想起来,好像一场梦一样。不知道哪年还能再聚,不知道谁还会回科研所负一楼、去正门对面的重庆小面、还有想念川菜时的小渝府。 本来计划答辩完去白云观还个愿。去年的博客里也写过这个愿望,结果这次还是没能去成——要赶回重庆,要处理文件,要把这件事“归档”。城市很大,时间很紧,愿望总是排在最后。留着也没什么,下次再来北京,应该就不用再赶高铁、不用带电脑了。 这一页翻过去,轻了一点,也稳了一点。 2025年6月7日,北京海淀。答辩通过,感恩。 六月,北京,结尾的形状最先出现在重光阁-Jundong's Blog。